首页

风情女王

时间:2025-05-30 05:46:22 作者:中国里火—越南北峰生通道旅检功能启用 浏览量:82980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李新媛 陈银沙)一湾海峡,割不断两岸血脉相连。两岸同胞水乳交融、命运与共。

  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的台湾会馆始建于清朝,是那时台湾举人来京参加科考的“落脚点”。经过数次修缮,如今,它已成为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联系的历史见证,也是两岸文化交流及青年交流的重要场所。

  8月2日,“中华魂·京台情”新展启动仪式在台湾会馆举办。

  8月2日,“中华魂·京台情”新展启动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中新网 李新媛 摄

  此次展览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史实和“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为主线,分“宝岛台湾 根系华夏”“科举入台 选贤任能”“百年会馆 见证历史”“爱国爱乡 矢志笃行”“京台情深 心手相连”“中华一家 民族复兴”六个版块,深入讲述台湾历史、台湾会馆历史、科举制度在台湾历史、台湾同胞参与中国革命和祖国建设历史,全面展现京台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新成就。

  启动仪式上,主持人为与会嘉宾介绍台湾会馆新展建设情况。中新网 李新媛 摄

  走进第一展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台湾著名雕塑家陈启村创作、台南郑成功祖庙赠送的一尊郑成功铜像。

  “今年是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作为民族英雄,是他让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第三代在京台胞蔡一晨动情地对参观者讲解道。

  台湾会馆长期面向在京台胞招募志愿者,蔡一晨就是台胞之家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之一。

  在第二展室,第二代在京台胞张力颖正在屏幕前参与互动答题,通过一路“过关斩将”,她中了一个“进士”。

  张力颖告诉中新网记者,通过亲身参与互动体验,仿佛置身百年前的台湾会馆,体会到祖辈进京赶考的感受。

  “台湾会馆是所有台胞的家,虽然来过很多次,但每次参观新展,都让我有不同感受。”张力颖说。

  和张力颖一样,其他在京台胞们也会叫上亲人朋友常回家看看。

  第三代在京台胞陈丰的女儿陈嘉慧也是志愿者之一,她对中新网记者说,自她4岁起,父亲就经常带她到台湾会馆参加活动,久而久之,萌生出一种不一样的归属感。

  台湾会馆不仅是台胞的家,也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纽带。

  第三代在京台胞杨竹娘经常热情地推荐朋友们到台湾会馆参观。她和朋友们认为,通过参观,不仅能让大陆同胞加深对台湾历史的了解,也能增进彼此感情。

  福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会长石禄生和他捐赠的“康强逢吉”“钦赐翰林”两块匾额。中新网 李新媛 摄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会长石禄生在启动仪式上捐赠了“康强逢吉”和“钦赐翰林”两块清代原件匾额。

  “这两块匾额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也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注解。”石禄生对中新网记者说。(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华东空管局空管中心积极应对台风“康妮” 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中国找到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不仅为丰富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也鼓舞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期待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更大成就,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为世界带来更多好消息。

中方介绍跨部门工作组赴巴基斯坦处置达苏恐袭事件情况

对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杨建军团队提出了飞秒激光元素掺杂微纳结构(FLEM)与循环低温退火(RL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金属铝合金表面构建了一种以次晶相态为主导的仿生蚁穴状结构(BAT),成功实现了高效稳定的自启动超疏水效果。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十起民生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丽水10月12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12日从浙江省机场集团获悉,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同意新建丽水机场命名为“丽水机场”。

海南保亭:数万民众嬉水狂欢共度“七夕”

“我小时候,武威市凉州区图书馆的自习室就是一间教室,这次回家备考,完全没想到能在这样气派的图书馆里复习。”近期,叶乔每天泡在图书馆的时间越来越长,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时间,她在图书馆的24小时自助馆自习,每天坐最后一班公交车返回家里。

汇聚15幅宋代绘画真迹 “问羽”展在浙江杭州开幕

让“实效”落在“长效”中。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发展乡镇企业,从“枫桥经验”到“千万工程”……这些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改革实践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发扬钉钉子精神。定好改革之良策、良方之后,关键在钉得稳、钉得实,让成果更稳固、成效更持续。在“钉得稳”上注重因地制宜,打破思维定式、摆脱路径依赖,把上级要求、地方实际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将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在“钉得实”上扭住关键求精度,对解决每一个问题动真格、下真功,对推动每一项工作盯细节、尽精微,以“群众满不满意”“发展适不适用”为标尺,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回头看”,确保改革举措不跑偏走样、不打折变通,在“一锤一锤接着敲、一颗接着一颗钉”中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作者:王明君 古启鑫)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